年终盘点丨2022年78项环保政策发出4大信号
波澜起伏的2022年,终于还是过没了,只能留在日历上,但是2023年刚刚开始,又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环保方面,整个市场的2022年确实显得有些“静悄悄”,虽然各大上市企业的年报还未露面,但从三季度报也能看出,预计不会太乐观。
不过,国家对环保行业的重视依旧如故,“双碳”背景下的环保行业发展基本逻辑没有丝毫动摇。
全年重要的环保政策,不完全统计有78项,并简要分析了4大特点。
一、粗放管理→精细管理有画面了
“十三五”目标圆满完成后,我国环保基本面问题一扫而清,大幅改善的数据背后意味着“大刀阔斧”确实稳准狠地扭转了污染态势,但也预示着“疑难杂症”、“犄角旮旯”的深度清理将更加艰难和考验环保监管能力以及污染治理水平。
2022年,对主要矛盾的关注贯穿了整一年,比如年年都要说一遍的以长江、黄河为代表的流域治理,2022年不仅有《“十四五”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城乡建设行动方案》,还有《关于推动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这样的政策支持,另外黄河流域唱了主角。
年度重磅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终于来了,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说一句期盼已久真的不过分,2020年就有消息称立法思路确定,2021年草案开始征求意见,2022年10月传出消息要三审了,一直到发布,黄河保护法真的是“千锤百炼”,至此我国第二部流域性法律也敲定了。
这还只是开胃菜,2022年我国环保政策频频对上“海水养殖”、“公共供水管网漏损”、“重金属污染”、“氢能”、“废旧纺织品”、“尾矿污染”、“污泥无害化”、“商品过度包装”、“内河船舶绿色发展”这些关键词,堪称“深入肌理”在做工作,对比2021年的【年终盘点丨今年以来95+环保政策法规出炉 细数这4大特点】,还是有比较鲜明的变化的,另外细分领域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二、行业之“争”这是来真的了
我们总说“排污大户”,其实行业决定了排污等级,至少是大部分。数得上来的重点监管行业就包括电力、水泥、制药、钢铁、电镀等等,进入2022年,环保政策的针对性可谓“写在了脸上”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相继出炉,最重要的是,《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一文剑指17个行业!
炼油、乙烯、二甲苯、煤化工、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钢铁、焦化、钛合金、有色金属冶炼,让人不禁又想回到上一个话题上去,真的是“细”啊。17大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指南,带目标,带技术的那种,“服务”也是很到位了。
三、绿色金融火的原因找到了
2022年,环保在线不止一次地提到绿色金融“火”的事实。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到目前为止,我国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初步成型,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陆续进入了市场。
为什么火,还不是政策惹的“火”。《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明确,建设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单个项目融资需求原则上应超过5000万元;其他项目单个项目融资需求原则上应超过1亿元。
《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重点关注投保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等相关保险的客户,其他根据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应开展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的客户,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优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线上融资等业务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等。
当然,除了这些专门的绿色金融支持文件外,很多政策法规中都有提到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内容,鼓励各地以及各行业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破解环保“烧钱”的难题,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或者再分配。证券机构认为,2023年,绿色金融整体的表现将依旧亮眼,随着政策体系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投资规模大概率还会上升。
四、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写在“门面”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大概没人不知道了吧,我们也普遍认可这个道理,并且这还是块“砖”,哪里要用就能往哪儿搬。环保行业更是尤其依赖技术创新的破局力,像当初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的质疑,可燃冰开采的难题,到高难度有机废水处理,CCUS碳捕集,一直纠结在成本中的海水淡化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2022年的政策“门面”可有点特别,《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把科技支撑“写在脸上”,告诉市场“都给我搞技术”。
前面刚说完给环保市场“搞钱”,但是有钱还不够,技术跟不上需求要么就是发展不起来,要么就是发展质量不够格,“虚高”的市场是无法完成“双碳”目标的。我们总说时间紧,任务重,我国要用40年时间完成西方发达国家的百年规划,现在是否有更多的真实感,更大的紧迫感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惊起了一滩鸥鹭。环保从娃娃抓起,技术向教育要创新,确实应了那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的培养。
五、其它
最后,环保在线简要提一下几个2022年备受环保人关注的政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意见提到了5个目标,6项措施,要求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着力强化反垄断、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设障规定做法、清理违法违规招投标规定等。社评,字字戳到了环保的“心窝子”上,如果地域壁垒能一举打破,“破而后立”的环保或将迎来新格局。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环保信用评价如何形成闭环有迹可循,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生态环保信用制度,全面实施环保、水土保持等领域信用评价,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共享运用,建立健全对排放单位弄虚作假、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管理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倒逼企业转型,“红黑榜”威慑力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没错,就是这两年大家一直在讨论的ESG,我国企业在ESG信息披露这块较为滞后,相应的管理措施也不够完善。但是,ESG在资本市场先一步觉醒了,恐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让企业Say NO了。渣打银行发布的报告称,到2030年,预计约有8.2万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将用于可持续投资,中国或可调动5万亿+(折合35万亿人民币),居首。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绝大多数研究发现ESG有助于改善企业财务绩效,模型认证结果显示,ESG同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风险三项机制提升企业价值。
好的,2022年环保政策盘点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春山可望,未来可期,2023年被寄予了厚望,环保人,我们再会吧。